國有重要骨干企業領導人員任職和公務回避暫行規定(2001年4月(yue)30日(ri)) 第(di)一章(zhang) 總 則 第(di)一條 為加強對國(guo)(guo)有重要(yao)骨(gu)(gu)干(gan)企業的(de)管理,保證(zheng)國(guo)(guo)有重要(yao)骨(gu)(gu)干(gan)企業領導(dao)人員公正履行職責,促進國(guo)(guo)有重要(yao)骨(gu)(gu)干(gan)企業黨(dang)風(feng)廉政建設(she),制(zhi)定本規定。 第二條 本規(gui)定所稱(cheng)國有重要骨干企業(含國有控(kong)股企業)領(ling)導人員是指列(lie)入中(zhong)共(gong)中(zhong)央(yang)管理和中(zhong)央(yang)企業工委管理的職務名稱(cheng)表的企業領(ling)導人員。 第三條 本規定(ding)所(suo)稱企(qi)業領導人員親屬是指:配(pei)(pei)偶(ou)(ou),父母,配(pei)(pei)偶(ou)(ou)的父母,子(zi)(zi)女及其配(pei)(pei)偶(ou)(ou),兄弟(di)姐(jie)妹及其配(pei)(pei)偶(ou)(ou)、子(zi)(zi)女,配(pei)(pei)偶(ou)(ou)的兄弟(di)姐(jie)妹。 第(di)二章 任職回避 第(di)四條(tiao) 企業(ye)領導(dao)人員有(you)第(di)三(san)條(tiao)所列親屬關系,并有(you)下列情況之一(yi)的,應當(dang)實行(xing)任職回避。 (一)在同(tong)一領導(dao)班子中(zhong)任職(zhi)的; (二)同時在有直接隸屬關系的(de)領(ling)導(dao)班子中任(ren)主(zhu)要領(ling)導(dao)職務的(de); (三)一方在(zai)領(ling)導班子,另一方在(zai)其分管的部門、企(qi)業、駐外(wai)機(ji)構(境內外(wai),下同)及工程、投資項(xiang)目中任(ren)領(ling)導職務的; (四)企業領(ling)導班子主管部門(men)提出(chu)需要(yao)任職(zhi)回避的。 第五條 企業領導人員任職回避應當按(an)照下列程序進行(xing): (一(yi))本人(ren)提出回避申請或者領導班子、有關管(guan)理部門提出回避建議; (二(er))按(an)企業領導人員管理(li)權(quan)限進行(xing)審核(he)和做出決定(ding); (三)需要(yao)回避的,由企業領導班(ban)子主管(guan)部(bu)門調整工作崗位(wei)。 第六條 回(hui)避(bi)雙(shuang)方職(zhi)務不(bu)同的,一(yi)(yi)般由(you)職(zhi)務較低一(yi)(yi)方回(hui)避(bi);職(zhi)務相同的,由(you)企業領(ling)導(dao)班子主管部門根據工作需要和當事人的實際(ji)情(qing)況決(jue)定其(qi)中(zhong)一(yi)(yi)方回(hui)避(bi)。 第七條(tiao) 新任(ren)(ren)用或(huo)新調入(ru)的人員(yuan)在任(ren)(ren)職(zhi)或(huo)調入(ru)企業前,應(ying)如實報(bao)告(gao)應(ying)回(hui)避的關系,并及時申請(qing)回(hui)避。因(yin)婚姻、職(zhi)務變化等情況新形成(cheng)的回(hui)避關系,當(dang)事人應(ying)當(dang)及時申請(qing)回(hui)避。 當事人申請(qing)任(ren)職回避(bi)的,企(qi)業領(ling)導班子主管部門應在(zai)半年內予(yu)以調整。 第三章 公務回避 第八條 企(qi)(qi)業(ye)領(ling)導(dao)人(ren)員所(suo)在企(qi)(qi)業(ye)不準與企(qi)(qi)業(ye)領(ling)導(dao)人(ren)員的配偶、子女個人(ren)所(suo)從(cong)事的生產(chan)經(jing)(jing)(jing)營活動直接(jie)發(fa)生經(jing)(jing)(jing)濟關系(xi);因(yin)專利、特許經(jing)(jing)(jing)營等原因(yin)具有經(jing)(jing)(jing)營項(xiang)(xiang)目的獨占性,企(qi)(qi)業(ye)必須與其發(fa)生經(jing)(jing)(jing)濟往來的,其經(jing)(jing)(jing)營的項(xiang)(xiang)目及項(xiang)(xiang)目所(suo)涉(she)及的重要指(zhi)標應當列(lie)為(wei)廠務公開的一項(xiang)(xiang)內容。 第三條所(suo)列企(qi)業領導(dao)(dao)人(ren)(ren)員配偶、子女以外的親屬(shu)和其他來往密(mi)切的親屬(shu),本(ben)人(ren)(ren)或代表其所(suo)在單位(wei)與企(qi)業領導(dao)(dao)人(ren)(ren)員所(suo)在企(qi)業進行業務往來時,企(qi)業領導(dao)(dao)人(ren)(ren)員應申請公務回避。企(qi)業領導(dao)(dao)人(ren)(ren)員無法回避時,應將有關情(qing)況(kuang)以適當形式在一定(ding)范圍內公示,并向紀(ji)檢監察部門報告。 第九條 企業領導人員在紀(ji)檢監察、仲裁、組(zu)織處理、出國審(shen)批(pi)、人事(shi)考(kao)核(he)、任免、獎懲、錄用、聘用、調(diao)配、專業技術職務評聘、專家(jia)選拔(ba)、發展黨員、調(diao)資、安(an)置復轉軍人、畢(bi)業生(sheng)分配等公務活動中,涉及(ji)本人和親屬(shu)時,不得參加有關調(diao)查、討論、審(shen)核(he)、決定,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響。 第十條 企業領(ling)導人員與在黨政(zheng)機關任職的(de)第三(san)條所列親(qin)屬(shu)發(fa)生直接公(gong)務(wu)關系時,應回避,不得影響親(qin)屬(shu)公(gong)正執行公(gong)務(wu)。 第十(shi)一條 企業領(ling)導人(ren)員公務回(hui)避程序(xu)依(yi)照任職回(hui)避程序(xu)進行。特(te)殊情況下(xia),主管領(ling)導或(huo)領(ling)導班子可(ke)直接作出(chu)回(hui)避決定。 第十二條(tiao) 嚴禁企業領導(dao)人(ren)員利用職權為(wei)第三條(tiao)所列(lie)親屬及其他(ta)親屬或關系密切的個人(ren)從(cong)事下(xia)列(lie)活動: (一)為其經商辦企業提(ti)供場地、設備、備品備件及其他生產資料等(deng)(含無償提(ti)供、有償使用、暫時使用); (二)為(wei)其經商辦(ban)企業挪用、拆借資金,提供貸款抵押、質押、擔(dan)保等; (三)向其(qi)批售(shou)或(huo)授意批售(shou)本企業物資(zi)、產(chan)成品(pin),提(ti)供加工產(chan)品(pin)、備品(pin)備件或(huo)批購其(qi)推銷的原材料及產(chan)品(pin); (四)將本企(qi)業的項目或(huo)下屬企(qi)業、單位以委托、承包(bao)、租賃、轉賣(mai)等方式給其經營或(huo)與其合作、聯營; (五)為其(qi)承(cheng)攬本企業工程或參加自(zi)己主管、參與(yu)的工程施工、物(wu)資采購、加工制作(zuo)等方面的招投標(biao)業務; (六)企業改制(zhi)重組時,在處(chu)理(li)物資設備(bei)、發行股(gu)票和企業內部債券等(deng)業務中,向其(qi)提供便利和優惠條件; (七)為其提(ti)供商標、品(pin)牌、專利(li)、非公開信息、客戶市場(chang)等(deng)方面的便利(li); (八)其他侵害企(qi)業(ye)利益的行(xing)為。 第四章 監督與處(chu)罰 第(di)十三條(tiao) 企業領(ling)導(dao)人員(yuan)任職三個(ge)月內,必須向(xiang)有關(guan)管理部門或企業領(ling)導(dao)班子書面報告第(di)三條(tiao)所(suo)列來(lai)往密切的(de)親屬(shu)任職從業的(de)情況。 第十四條 企(qi)業(ye)領導人員(yuan)每年(nian)應向職代會或(huo)領導班(ban)子(zi)成員(yuan)民主生(sheng)活會報告執(zhi)行任職回(hui)避和公務回(hui)避的情況。 第十(shi)五條 本規(gui)定按(an)企業領導人(ren)員管理權限,由組(zu)織人(ren)事部(bu)門組(zu)織實施,紀(ji)檢監(jian)察機關負責監(jian)督檢查。企業黨組(zu)織應將回(hui)避工作(zuo)納入黨風(feng)廉政建設責任制(zhi)。 第(di)十六條 企業領導人員有(you)下列行為之一的(de),視情(qing)節(jie)輕重,給予組(zu)織處(chu)理(li),或根據有(you)關規定給予黨紀政紀處(chu)分。涉嫌犯(fan)罪的(de),移送司(si)法機關處(chu)理(li)。 (一)違反任職(zhi)回避(bi)規定(ding),或拒不執行回避(bi)決定(ding); (二)違反公務回避有關規定,不履(lv)行或不正確履(lv)行職責(ze),使(shi)國家、企業利益受到損害; (三)違反公務回避(bi)有(you)關(guan)規定,以權謀(mou)私,使本人(ren)、親屬、親屬所(suo)在單位或(huo)合(he)伙(huo)人(ren)獲取不正當利益。 第十七條 企業領導班子主管部門和(he)企業領導班子在(zai)回避工作中玩忽職守(shou),致使企業造成重大(da)經濟損失或(huo)其他(ta)嚴重后果(guo)的,要追究有(you)關(guan)責任(ren)(ren)人(ren)員的責任(ren)(ren),根據(ju)情節輕重給(gei)予組織處理或(huo)黨紀(ji)政紀(ji)處分。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八條 本規定適用于中共中央和(he)中央企業(ye)工(gong)委(wei)管理的(de)國有重要骨(gu)干企業(ye)(含(han)國有控股(gu)企業(ye))。 第十(shi)九條(tiao) 未(wei)列(lie)入中共中央(yang)和中央(yang)企業(ye)工委管理的職務名稱表的總會計師(shi)、總經濟師(shi)、總工程師(shi)等重要崗位的人員,參照本規定執(zhi)行。 第二十條 各國有重要骨干企(qi)業依(yi)據(ju)本規定,結合(he)企(qi)業實際,制定實施(shi)辦法(fa)(fa),分別(bie)報(bao)中央組(zu)織部和中央企(qi)業工委備(bei)案。個別(bie)執行任職回避確有困難的企(qi)業,可適當(dang)放寬,但必須根據(ju)監(jian)督制約(yue)原則,在實施(shi)辦法(fa)(fa)中制定內部監(jian)管的條款。 第二十一(yi)條 本規定由中央(yang)組織(zhi)部(bu)、中央(yang)企(qi)業工委負責解釋。 第(di)二(er)十二(er)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。 |